莲漪

披风

@张言臻

        靳昇与皇帝初次相遇的时候,不过是一十五岁的少年人。

        那是永安二十一年的秋天,秋祭才过了,宫中设宴,红叶逝水金风漫天,实在是美景。靳昇随父至宫中赴宴,同来的还有好些钟鼎之家的孩子,各自傍着父兄,欲在老皇帝面前露个脸。靳昇之父虽是个征北将军,却是闲置多年了,这番倒是靳昇头一次见到老皇帝。老皇帝见靳昇生得剑眉星目,通身的朝气直冲朗朗乾坤,认定他是个忠心爱国的人才,遂指着他对皇子们训诫。皇子们察言观色,自然不难发现老皇帝对这将军之子的器重,都生出拉拢之心。谁道这少年霁月光风,待诸位皇子俱是一般,毫无偏袒谄媚之色。老皇帝甚是欣喜,皇子们却心生不虞。

        话说这皇帝赵峥,彼时还不过是个不得志的皇子。他母妃疯癫,终日无状,不受待见,连带着他受冷落。但在靳昇眼中,这小皇子虽是落魄,却不瑟缩,很有些气节,一双眼里也很有些隐隐约约的灵气,像是隐忍多年突然寻到了倾泻的出口一般。临走时,他不由得多看了赵峥一眼。那时他还不知道,就这么一眼,便交付了自己一辈子。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过了几日,老皇帝心血来潮,下旨教靳昇和皇子们一同上学念书。说是念书,不过是陪侍皇子们,老皇帝有意为靳昇挣个体面前程,不只靠祖荫过活。而靳昇母家是书香门第,他本身的学问是不错的,很得夫子喜欢。赵峥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,只在靳昇这儿多几句言语。靳昇也就像待自家弟弟般待他,不肯让人欺负了他去。有时他看见赵峥瞧他的眼神,水汪汪可怜巴巴的,心里便疼的很,想这真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啊。
有一日下了学,才进了家门咽下一口茶,便有个白白净净作小厮打扮的少年求见。靳昇认出他是赵峥的身边人,接过他手中的信,好笑道:“六皇子有话上学的时候不说,巴巴地写纸上送过来,不怕人揪他?”

        那少年有些伶俐,含笑回道:“只要不是哑子都说得话,用笔写字多少人做不来,咱家殿下说了,写信叫啥来着……叫风雅,靳公子可是个风雅人。”
        靳昇噗嗤一下乐了,他一介粗人舞枪弄棒谈何风雅。
        但他一想赵峥那不爱说话生怕说多错多的模样,心里又软了,不忍心摆兄长谱劝他小心。这宫里人啊,最忌的就是通信外臣,若被告了谋逆,三辈子翻不过身来。好在赵峥是最不得宠的皇子,众人都不信他能掀出什么浪花来,靳昇又是老皇帝钦点的伴读,和几位皇子都有些来往。这样一来,大家都不怀疑,两人书信也不过是研讨学问,吟风弄月,偶尔有暗卫验了,也瞧不出毛病。
        只是,靳昇能从赵峥的措辞里感知他的情绪变化,他的信一向坦诚。若是写“秋山青,秋水平”定是心情尚好,“正壮士、悲歌未彻”就是被几个皇兄欺负了,还有一次写“琴边衾里总无缘”给周昇吓了一跳,悄悄问了才知道他对礼部尚书的小闺女怀了点小心思。靳昇是独子,没照顾过弟妹,对赵峥是说不出的上心。两人你来我往,通信了好些日子。
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朝堂上来来去去,换了几度春秋,靳昇从来都不愿想起,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常常与他通信的小皇子赵峥。有次赵峥给他的书信写了句“千里不留行”,次日便有一位皇子倒台,靳昇愕然许久,终究不发一言。

        犹记赵峥受封为太子那日,他混在群臣之中向他行三跪九叩之礼。细碎的日影照在少年温顺的眉眼上,如同斑斑驳驳的龙鳞。靳昇不禁想道,与缠绵病榻的老皇帝相比,赵峥真的是太年轻健康了。
   
        然而他终究是太年轻了,他没能除尽的几个兄长各自为营,明里暗里向他挑战,朝廷终日竟以此为业。

        靳昇无能为力,他只能在与赵峥的通信中,寻一点当年的平康喜乐,暂时不去想那岌岌可危的朝廷。但这又怎么可能,他已经太了解赵峥,赵峥写给他的每一个字里,都含着他肖想逃避的东西。他越忠这储君,就越想替他守护这天下,就离朝廷这旋涡越来越近。

        永安二十四年三月初七夜,镇南将军韩策率军入皇城,镇南军反,御林军誓死抵挡。一片混乱之中,皇帝殡天,太子出逃。

        太子赵峥赶到将军府之时,将军府上下一白。白纱白麻白灯笼,哀声不绝。靳昇跪在棺木前,为战死的父亲守孝。

        【家父为将数十年,得战死沙场,此生无憾矣。昇当继父任,披坚执锐,护殿下万里河山。】

        这是靳昇给赵峥的上一封信中的话。此刻,他在心中喃喃念着。

        殿下。

        不,是陛下,我的陛下。

        他知道赵峥会来,就像知道自己一定会为他而战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 他一甩披风,从灵前站起。他早已穿起了父亲的铠甲,伸手提起那曾令人闻风丧胆的斩马刀。

        身后的少年头发有些凌乱了,衣冠也不齐整,眼里有着浓浓的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。

        他笑笑,道:“不要怕,陛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 血的味道。

        有点像他家兵器房中生锈的味道,有点像厨房后阴沟里死去腐烂的味道,他甚至能嗅到一丝母亲遗物的味道。分不清是自己还是敌人的血,他有些迟钝了、眩晕了,但他的刀一刻也不曾停下。难言的气息充斥着他的鼻腔,恍恍惚惚地,他竟然还在想,是谁在打仗的时候怀里还揣着香囊呢,是情人送的么?他一直能嗅见那味道,很大气磅礴的香味,倒也不像是女子所熏。
直到天明,钟声响起,战局已定,叛乱平息时,他才拄着刀想起来,那是他与赵峥擦肩而过时,沾染到的,赵峥身上的龙涎香。

        如若不是心里记挂着赵峥,恐怕自己也撑不到现在吧。

        而那若有若无的香气,或许早就被鲜血的味道覆盖,只是他自己脑中的印象在给予他支持。他转身回家,留下几个副将清理战场。

        他牵着马一瘸一拐地走着,白袍战铠染成暗红色,血干涸了,一层一层,浓墨重彩。
走着走着,他听到一声轻微的抽泣。他用力闭了闭眼,抬头,将军府门里桃花盛开,那柔嫩的枝条大片大片地伸出围墙,桃花零落如雨。赵峥仍是着昨日凌乱的衣冠,站在门口等他。地上的花瓣让他反反复复地踏成红泥,染了他破碎的披风一角。看到靳昇回来,他的脸上多了一丝孩子气的欣慰,又是想哭又要忍住。靳昇看着他那熟悉的眉眼,顿时觉得这一夜厮杀,甚是值得。他走到阶前停下,咧了嘴笑。随手掷了刀,郑重一跪。

        “臣恭迎陛下回朝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征北将军靳言,为国捐躯,追太子太傅。子靳昇,护国有功,袭征北将军,钦此。”

        赵峥向谢恩的靳昇道:“靳卿,想要何封赏,只管提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 靳昇望向皇座上的赵峥,笑着说:“臣要家财万贯有何用,不如留予陛下,留予天下百姓。臣只要陛下的那件破披风为念便够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 你着那披风逃出噬人的皇宫,你着那披风拜祭我父,你着那披风在桃花雨下迎我回家,你着那披风归朝,踏上血洗的白玉石阶。

        于你于我,那一夜永远都不会重来。

        十八岁的靳昇和十六岁的赵峥缔结君臣的那个清晨,也已载入史册,永远都不会重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 许是年少时得到的关爱太稀薄,赵峥开始宠幸那些巧舌如簧的臣子,开始贪恋权力。但他仍然很信任靳昇。赵峥是年轻皇帝,又是宫变即位,并不缺铁血手腕和判断能力,国家在他的制衡手段之下平安无事。靳昇仍是那个直性子,有什么话都说与赵峥,赵峥大多听取他的建议。每日朝堂上得见,两人早已断了书信往来,只有靳昇带兵出征时,赵峥一天一封手书追来。

         这一晃就是三十年。他们都上了年纪了,靳昇的儿女学会了骑射,赵峥的儿子们已开始明争暗斗地夺嫡了。靳昇的鬓角白了,上朝时说出的话也越来越不中听。而在他向赵峥进言,望他能免除河西赋税的时候,赵峥的不满达到了极点。

         “靳卿,此是御史大夫之职,非将军本分。”赵峥语色冷冽,丢下一句便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 靳昇跪在堂前,久久回转不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 次日早朝,他出列,向上道:“陛下,臣近日旧伤频发,愿乞骸骨。”

        赵峥痛快地准了,收了兵权,准他养老。这本就是他早想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 宫中点着沉水香。

        赵峥在读一封奏折,他揉了揉脖颈,笑道:“靳昇谋逆?”他抿了口茶,摇头道,“王钦可真敢写,一个两个不长脑子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 司墨官在一旁侍候,低头不敢言语。

        “天下人都叛朕,靳昇不会叛朕。朕知道,可是朕再不想听他教训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 “就交给刑部办吧,他救过我的命,别杀他,怎的都行,去传个口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 司墨退下,空留一殿余香。

         乾祯三十二年冬月廿九,征北将军靳昇,发配北疆尚阳堡。

        圣旨到时,靳昇已经在收拾家用了。他早已料到会有此劫,他平静地跪下、接旨、起身,把黄门侍郎怜悯的笑关在朱漆的府门外。

        收拾物事也用不得几时,反正将军府雪洞一般,本也就没什么物事。他把那件御赐的披风仔细包好,放在行李顶上,又珍而重之地罩上自己的战袍。

        靳昇携了妻儿,向皇宫的方向叩了三个头,远赴北疆。

        北地苦寒,靳昇多年积就的伤在肆虐,身上虬结的伤疤刺骨地痛,透过苍白的皮肉,直钻入心。靳昇围着厚厚的毛毡,看着漫天飞雪。
他突然预感到了什么,唤儿子取来那件御赐的披风,他一手摩挲着披风,一手牵了发妻的手。

        他闭上眼,与这鹅毛大雪一同归于天地。

        一愿世清平,二愿身强健。

        三愿临老头,数与君相见

评论